2014年9月,我入职中北大学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辅导员,对于辅导员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在本科时担任学生干部经常与辅导员老师接触交流,陌生是因为这次是自己做了辅导对于这个职业有很多的陌生,于是在这样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开始了我的辅导员生涯。不知不觉中已是做辅导员的第四个年头了,走过三年收获着、成长着,感悟着,
一、跨越“岗位”界限,学生工作如影随形
1. 多项工作齐抓共管,勤于梳理推陈出新
入职初,时逢学院学生科长准备考博,团委书记休产假,团委副书记也因病于当年10月请假,学院根据实际情况让我主持了学院团委的全部工作,之后还负责了主题班会、导师制、主题班会、班助选拔、新生军训、消防演练、学生科技创新及学生科日常事务管理等诸多团学工作。经过这些工作的历练,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开始组建学院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将学院除党建与团委事务之外的学生工作进行整合,捋顺了各学生日常工作的关系,为各专项工作队伍的相互配合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整体学生日常工作的效率。经过了具体工作的实践和队伍整合的过程,在对工作内容不断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完善规范形成了《学生工作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班级工作手册》、《团委学生会工作手册》、《共青团校培训手册》等五大团学工作手册,指导学院各项学生工作的开展。
2. 依托钉钉管理平台,日常管理再创新高
面对学院人数位居全校之首的情况,在学院领导的引领支持下,将钉钉软件引入学院日常学生事务管理中。经过近两年的开发利用,目前已有12项审批功能使用在日常管理中,极大的便捷了学生各类事务的办理,也让辅导员们能一定程度上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创新工作。在使用钉钉软件管理的同时,我们更注重钉钉后台数据的分析,通过后台管理,我们可以将学生日常请销假、活动室审批、早读审批、音响审批的记录导出整理,通过数据分析学生日常管理的规律,为学生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展开提供指导。
二、跨越“板块”界限,三项育人同频共振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伟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重要讲话中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作为一名高校普通的辅导员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教好人,育好人。结合所分管和负责的工作把育人融汇其中,打破工作板块的界限,让育人工作在不同专项中同频共振,共同发力。
三项育人协同开展示意图
育人工作中以文化育人为基础,借助学院品牌活动“读书会”,开展读书活动增强工科学院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学院还专门成立共享书屋为线下文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此外通过借助翰墨杯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舍韵风采大赛中均有意识的将文化育人渗透其中并在其中加入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在校内加强文化育人的同时,借助担任团委副书记的工作将育人理念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连续三年的社会实践,都亲自带队下乡,从留守儿童的调研到服刑人员子女的调研,再到机扫队清洗机的改进,让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也在实践中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服务社会中,真正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更多的同学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也有了学习的动力,此时则引导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将社会实践项目立项参与各类创新创业赛事,让同学们的实践向成果转换,借此推动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进步,已到达在双创中育人的效果。近三年来学院学生科技双创教育人数和荣获校级奖励的人数逐年递增,真正体现了三项育人同频共振的良好效果。
三、跨越“时空”界限,似亲似友传承三心
都说辅导员的工作是一天白加黑,一周五加二,一年三百六十五,三年来的工作让我对这句开玩笑的话体会颇深,没有正常的上下班点,没有完整的节假日,只要学生有需要我们都得出现。我们的付出换来的是学生似亲似友的感情,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工作三年来每年年三十晚上去看望学院的留校生,当每次给他们送去家里煮好的饺子,学生们脸上那种诧异而又幸福的表情,让我难以忘怀,每次他们眼中含着泪花大口大口的吃饺子时又让我体会到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自己觉得做这个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了,有学生的认可,有学生的感激,看到学生的成长,看到学生的收获,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辅导员这三个字的内涵。也体会到辅导员工作中细心、爱心、耐心这三心的重要性,未来的辅导员的工作中时空的界限依旧会打破,但不便的是要传承好三心,不断前行。
总而言之,在工作中“累与快乐并行,爱与奉献同步 ”,走过3年的辅导员工作,最大的体会就是“累得快乐”。所谓“累”,就是辅导员这份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得”,就是辅导员在工作的同时也从学生们身上得到了支持、理解与信任,在工作实践中迅速提高了个人能力;“快”,就是在辅导员工作中逐渐学会了协调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关系;“乐”,就是参加工作至今,把每天与不同学生打交道当作最快乐的事。没有学生们的支持,没有“累得快乐”,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