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他的事迹之所以被广为传颂,与他牺牲前后对他的宣传工作密不可分:1963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分别为他题词,赞扬他的崇高精神;《接过雷锋的枪》、《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曾广为传唱;有关雷锋题材的电影、话剧、歌剧、相声、快板等文艺作品风行一时;《雷锋日记》和《雷锋的故事》一版再版,并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现在40岁以上的中国人恐怕都读过雷锋的日记,但是关于《雷锋日记》的出版发行过程,恐怕就知之甚少了。
沈阳军区《前进报》编辑董祖修是阅读、摘录雷锋日记较早的人之一。董祖修第一次接触到雷锋日记是在1960年10月。一天,《前进报》总编辑嵇炳前向董祖修介绍了报社拟宣传雷锋的计划,并把5本日记交给他,让他看看能否摘录发表一部分。当时已是下班时分,董祖修接过雷锋的日记本,拿回家去,当晚便在灯下阅读起来。他打开1960年雷锋参军后新使用的日记本,一下子便被扉页上贴着的黄继光画像吸引住了。那是一张剪自画报的黄继光画像。画像上展现的黄继光,目视前方,颇具战场上仇视敌人、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雷锋在画像两侧空白的地方竖着写道:“英雄的战士黄继光,我永远向您学习!”
董祖修一本一本往下看。从雷锋那一篇篇充满着阶级爱憎的倾诉当中,从那一句句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共产主义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直至最宝贵的生命的铮铮誓言当中,他深感雷锋绝非一般战士,而是一位真正把个人的苦同整个阶级的苦连在一起,把个人的解放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连在一起,自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先进典型。
董祖修仔细琢磨雷锋日记中一段段颇具哲理性的话语:“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雷锋同志,愿你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你做温室中的弱苗”……
第二天,董祖修向上级领导表示,日记完全可以摘登,他还想前往雷锋所在连队采访一次,或许可以得到更多更新的东西。嵇炳前欣然同意。董祖修来到运输连,雷锋正外出作报告不在连队。经人指点,董祖修在连队找到雷锋的一只小箱子,又发现了几册笔记本和一些在稿纸上写的哲言、诗歌……
1960年11月26日,沈阳军区《前进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毛主席的好战士》的长篇通讯,报道了雷锋的先进事迹。稿件还同时发给了新华社、《解放军报》、《辽宁日报》、辽宁《共青团员》、《辽宁工人报》、《沈阳日报》。各报刊在发表时,标题都作了修改:《解放军报》(1960年12月13日)的题目叫《茁壮的新苗》,《辽宁日报》题为《红色的战士》,新华社发稿的题目是《苦孩子成长为优秀战士》。那时宣传调门最高的是《前进报》,沈阳军区还同时提出了“学雷锋、赶雷锋、超雷锋”的口号。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雷锋牺牲前两年,他的名字就已经传遍了东北大地,在全国范围内,他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1960年12月1日,《前进报》以《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为题,摘发了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间的15篇日记,并加了热情洋溢的编者按。这是最早见诸报端的雷锋日记,是作为宣传雷锋事迹的重要材料出现的。
雷锋牺牲后,1963年1月7日国防部把他生前所在班命名为“雷锋班”。1月20日,《前进报》又用了将近一个半版的篇幅,摘录发表了32篇雷锋日记,其中包括1960年发表过的15篇。此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发表的雷锋日记,均来自《前进报》。
应当说,《前进报》给各报刊提供的日记摘抄,总的来说是准确的,是尊重雷锋原作的。但同日记原文相对照,《前进报》发表的日记也有个别变动之处。从《前进报》这方面来说,是从四开四版小报的需要出发,在文字上作了删节和压缩;而在选辑过程中,由于一时难以查实,编辑又将雷锋抄录报刊书籍的一些名言警句当作了雷锋自己所写日记的内容。
雷锋,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他的事迹之所以被广为传颂,与他牺牲前后对他的宣传工作密不可分:1963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分别为他题词,赞扬他的崇高精神;《接过雷锋的枪》、《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曾广为传唱;有关雷锋题材的电影、话剧、歌剧、相声、快板等文艺作品风行一时;《雷锋日记》和《雷锋的故事》一版再版,并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现在40岁以上的中国人恐怕都读过雷锋的日记,但是关于《雷锋日记》的出版发行过程,恐怕就知之甚少了。
沈阳军区《前进报》与雷锋日记的首发
雷锋出名的时间不是在他牺牲以后,生前他已经是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了,被称作“东北的一团火”。
沈阳军区《前进报》编辑董祖修是阅读、摘录雷锋日记较早的人之一。董祖修第一次接触到雷锋日记是在1960年10月。一天,《前进报》总编辑嵇炳前向董祖修介绍了报社拟宣传雷锋的计划,并把5本日记交给他,让他看看能否摘录发表一部分。当时已是下班时分,董祖修接过雷锋的日记本,拿回家去,当晚便在灯下阅读起来。他打开1960年雷锋参军后新使用的日记本,一下子便被扉页上贴着的黄继光画像吸引住了。那是一张剪自画报的黄继光画像。画像上展现的黄继光,目视前方,颇具战场上仇视敌人、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雷锋在画像两侧空白的地方竖着写道:“英雄的战士黄继光,我永远向您学习!”
董祖修一本一本往下看。从雷锋那一篇篇充满着阶级爱憎的倾诉当中,从那一句句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共产主义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直至最宝贵的生命的铮铮誓言当中,他深感雷锋绝非一般战士,而是一位真正把个人的苦同整个阶级的苦连在一起,把个人的解放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连在一起,自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先进典型。
董祖修仔细琢磨雷锋日记中一段段颇具哲理性的话语:“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雷锋同志,愿你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你做温室中的弱苗”……
第二天,董祖修向上级领导表示,日记完全可以摘登,他还想前往雷锋所在连队采访一次,或许可以得到更多更新的东西。嵇炳前欣然同意。董祖修来到运输连,雷锋正外出作报告不在连队。经人指点,董祖修在连队找到雷锋的一只小箱子,又发现了几册笔记本和一些在稿纸上写的哲言、诗歌……
1960年11月26日,沈阳军区《前进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毛主席的好战士》的长篇通讯,报道了雷锋的先进事迹。稿件还同时发给了新华社、《解放军报》、《辽宁日报》、辽宁《共青团员》、《辽宁工人报》、《沈阳日报》。各报刊在发表时,标题都作了修改:《解放军报》(1960年12月13日)的题目叫《茁壮的新苗》,《辽宁日报》题为《红色的战士》,新华社发稿的题目是《苦孩子成长为优秀战士》。那时宣传调门最高的是《前进报》,沈阳军区还同时提出了“学雷锋、赶雷锋、超雷锋”的口号。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雷锋牺牲前两年,他的名字就已经传遍了东北大地,在全国范围内,他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1960年12月1日,《前进报》以《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为题,摘发了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间的15篇日记,并加了热情洋溢的编者按。这是最早见诸报端的雷锋日记,是作为宣传雷锋事迹的重要材料出现的。
雷锋牺牲后,1963年1月7日国防部把他生前所在班命名为“雷锋班”。1月20日,《前进报》又用了将近一个半版的篇幅,摘录发表了32篇雷锋日记,其中包括1960年发表过的15篇。此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发表的雷锋日记,均来自《前进报》。
应当说,《前进报》给各报刊提供的日记摘抄,总的来说是准确的,是尊重雷锋原作的。但同日记原文相对照,《前进报》发表的日记也有个别变动之处。从《前进报》这方面来说,是从四开四版小报的需要出发,在文字上作了删节和压缩;而在选辑过程中,由于一时难以查实,编辑又将雷锋抄录报刊书籍的一些名言警句当作了雷锋自己所写日记的内容。
总政宣传部决定出版《雷锋日记》
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载雷锋日记摘抄之后不久,周恩来曾让邓颖超打电话给《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说读了雷锋的事迹和日记很感动,认为日记写得好。同时,邓颖超告诉吴冷西,总理好像在哪儿见过《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雷锋”的诗作,希望报社认真查实,搞清楚日记中哪些是雷锋自己的话,哪些是他摘录别人的话,别人的话应注明出处。
吴冷西很快把电话打到总政宣传部,总政又及时将电话打到沈阳军区政治部。沈阳军区政治部又将核实雷锋日记的任务,交给了《前进报》编辑董祖修。
1963年3月中旬,董祖修接到核对雷锋日记的任务后,把当时军内外报刊上刊登的雷锋日记摘抄仔细查对了一下。《前进报》最初刊载时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报刊上,主要表现在:雷锋自己的话与雷锋摘录别人的话,没有区分开来,缺少必要注解。但总的来说,刊发出来的日记是忠于原作的。董祖修把查对结果如实作了汇报。军区政治部领导为了慎重起见,特派他和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工作的徐文一同前往总政宣传部,以便及时把宣传中某些不准确的地方纠正过来。
当时,总政宣传部已初步确定正式出版《雷锋日记》一书。总政负责出版的同志的设想是这样的:在出版前言中,从正面说明这是依据雷锋日记的原文,对已发表过的雷锋日记进行详细校对,并增加了一部分新的内容而选辑成书的。这样,就可以借此机会把原来某些不准确的地方纠正过来,使今后的宣传有个可靠的依据,使学习有个准确的版本。
董祖修赴京的任务,是和总政宣传部的相关人员一起再次核实报纸上所刊登的雷锋日记。离开沈阳前,他把一份雷锋日记的完整抄件随身带到了北京,这让大家喜出望外。这本日记抄件成了1963年4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的《雷锋日记》的初稿。
拆开、装订、保存日记
关于董祖修带到总政的日记抄件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在沈阳军区,核对过程中,董祖修曾经把雷锋的日记本拆开过。为什么要拆开完好的日记本呢?当时完全是为了宣传报道的需要,为了让《雷锋日记》早日问世。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后,全国各地记者纷至沓来,到《前进报》要雷锋日记摘抄,有的执意要阅读雷锋日记原稿。为防止珍贵的雷锋遗物丢失,又能解决新闻宣传的需要,董祖修想出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把雷锋的日记本拆开,然后组织人手前来抄写,抄完之后再装订上,当然,绝不能把日记本搞坏。
当董祖修把这个想法向领导提出之后,领导开始有些犹豫,怕把雷锋遗物弄坏。但董祖修过去在军区印刷厂精装车间参加过劳动,知道这种用锁线机装订起来的本子,拆开之后是完全可以再按原样装订起来,而且会装订得很好的。因此,他向领导说明了情况并请他们放心,领导也就同意了。
董祖修来到与报社同在一层楼上的军区文化部,请他们从军区文工团找来10位同志,以便帮助抄写。然后,董祖修把雷锋的日记本细心地拆开,一打一打地排列了次序,并加上了号码。
大约用了两天的时间,雷锋日记(连同雷锋的笔记本里的少量日记)的整个抄写和初步校阅工作进行完毕。董祖修逐篇细读,订正了个别标点和文字。这样,一份完整准确的雷锋日记抄件,便在短短几天之内完成了,为《雷锋日记》的早日出版争取了时间。
日记抄完之后,董祖修最关心的要算是装订日记本的事了。他请报社与军区印刷厂最熟悉的同志把拆开的本子亲手送到印刷厂装订。军区印刷厂对雷锋的遗物十分珍惜,他们特意请一位老师傅,按照精装的办法,把几册日记本一针一线地装订起来,然后把封面粘好。日记本被带回来后,大家一看,不仅几乎和原来的一样,而且比原来的旧本子订得更结实了。
不久,雷锋的日记本、笔记本共9本,连同雷锋其他遗物一起,被征集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长期珍藏。
雷锋日记抄件在上交之后,经总政宣传部审查,共选辑121篇,约4.5万字,于1963年4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第一本内容丰富、文字准确的雷锋日记。这本日记的出版,满足了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急需,也成为对雷锋的“永久纪念”。
一张纸条与一段著名的“日记”
1960年10月,董祖修到雷锋所在连队采访时,在雷锋的小箱子里发现了几册笔记本,这些本子上也有一部分内容是日记。董祖修在阅读新发现的日记时,突然从打开的日记本中飘落下一张小纸条。他捡起一看,是雷锋的笔迹,上面写着: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董祖修如获至宝,喜出望外。这四句话用春、夏、秋、冬四季作比喻,把一个革命者对待同志、对待工作、对待错误思想以及对待敌人所应有的正确态度,非常精辟地表述出来,是雷锋形象的真实写照,是雷锋精神的高度概括。他想,如果把这四句话,同雷锋的事迹结合起来宣传,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960年11月底,《前进报》在研究对这四句话如何处理时,董祖修以负责的态度说明了事实,肯定这是出自雷锋日记本中的一张纸条,而不是来自日记本身。大家认为,四句话虽然不符合雷锋日记的实际,但它并没有违背雷锋的生活实际,所以决定选用。在讨论中,有人认为其中的第三句,即“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同其他三句相比,末尾少了一个形容词,但是为了忠于原作,刊载时没有随意增加文字。
1963年,董祖修等人在沈阳和北京校对雷锋日记的过程中,考虑到这句话在全国人民中的传播和影响,因此斟酌再三,最后还是确定把它保留,加在1960年10月21日的日记之后,中间加了一句连接词:“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
《唱支山歌给党听》与雷锋日记
1958年5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贯彻总路线的高潮,诗坛也被搅得沸沸扬扬。这时,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27岁的姚筱舟创作了一首3段12句的短诗。兴奋不已的他把署名“焦萍”的新作寄到省城,当年的5月26日,第8期的《总路线诗传单》上就刊登了他的这首诗,全文如下: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能生我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党号召我们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
母亲给我一颗心,好像浮萍没有根;亿万红心跟着党,乘风破浪齐跃进。
不知从什么途径,雷锋在日记中摘抄了姚筱舟的这首诗。雷锋牺牲后,《前进报》把这首诗当成了雷锋的日记发表出来。雷锋摘抄的诗内容如下: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
雷锋共对诗进行了三处修改:原诗中的“母亲只能生我身”改成“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另一句“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雷锋又删除了诗中有关“大跃进”内容的最后四句。《前进报》刊登“雷锋”的这首诗后,其他几家报纸也作了转载。
雷锋日记里的这首诗引起上海歌舞剧院朱践耳的注意,雷锋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这位音乐家。雷锋牺牲后,朱践耳为了纪念他,决定把这首“雷锋遗诗”谱曲成歌,以便传唱。受这首诗氛围的感染,擅长交响乐创作的朱践耳,特意把这首诗谱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曲调。朱践耳谱曲一气呵成,之后就把新作寄到了《文汇报》。1963年2月21日,《文汇报》刊载了这首新歌,并附有300字的“唱法说明”,标题也改成了《雷锋的歌——摘自〈雷锋日记〉》。这首歌曲的首唱者是上海歌舞剧院的任桂珍,后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的西藏学生才旦卓玛也唱起了这首歌。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此歌,才旦卓玛也一举成名。历史在这里开了个玩笑,朱践耳最初谱曲的目的是为了纪念雷锋,才旦卓玛也是为了雷锋而歌唱,阴差阳错间,一首平凡的小诗因为雷锋而红遍全国。